
摘要:7月29日,浙商智库问道省级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探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学研路径。2024年是新质生产力全面“爆发”的创新之年。作为《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7月29日,浙商智库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之浙商智库问道省级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以此探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学研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浙能集团总经理倪震,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世豪,《浙商》杂志总编辑、浙商传媒董事长冯永明,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团主席、宝泰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哈宝博士等出席本次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
高翔院士对浙商智库成员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白马湖实验室立足杭州,辐射区域发展。目前,实验室共有20支科研团队,主要承担了40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任务,取得了20余项标志性成果。成立两年多来,实验室通过赋权、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措施,聚焦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有机废水处理、光伏增效技术等一批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带动了行业的技术革新,实现了跨越式展。
白马湖实验室:成立于2022年6月,是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该实验室围绕太阳能转换与催化、零碳能源转化与存储、能源低碳转化与多能互补等主攻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科研攻关,构建多元协同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创新技术体系。
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
随后,王永昌院长在会议中表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白马湖实验室是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新能源领域大有可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平台,白马湖实验室是由国企领建,技术研究围绕产业需求展开,在成果产业化衔接上较为顺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期待浙商智库与白马湖实验室加强交流合作,以科研成果赋能产业发展,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圆桌交流环节中,企业家代表们进行发言。
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团主席、宝泰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哈宝博士宝泰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哈宝谈到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他说,近10年来,集团公司重点在研发低风速领域的集风发电站。去年,在与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及各地市书记面对面交流时,韩俊书记提到他在时任吉林省长时对风力发电颇有研究,认为我们的集风发电技术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是利国利民的好项目,他非常看好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希望早日在安徽省落地,并指示安徽省生态环保厅、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经信委联合成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与我们对接跟进。
本月初,赴云南投资考察,云南省委书记王宁主持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时,浙商考察团推出十多个浙商投资项目,着重介绍了投资额最大的宝泰集风发电站项目。我们的集风发电项目在之前由云南省文山州梁映敏副州长带队来杭州与宝泰深度交流,洽谈合作,当时省委书记王宁计划亲自来杭州参加项目签约仪式,后因工作安排延后。云南是内陆省份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良好的电网接入条件。但作为旅游大省,考虑到环保因素,风电装机量不多。而我们的集风发电技术对风速要求低,大风、小风都可以发电,原技术发不了的地域,都可以实现发电,效能高,没有次声波危害,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完全可以打造“卖电大省”。白马湖实验室作为立足于杭州的省级实验室,以后有很多机会共同交流与探讨,期待用技术创新为中国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随后,企业家代表们分享了各自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中的经验与举措。会后,活动人员实地参观了白马湖实验室,全方位挖掘实验室为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浙江方案”背后的故事。
前排从左往右分别为:高翔、吴建荣、王永昌、李哈宝、盛世豪、刘亭、陈月亮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浙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倪震,浙能集团总工程师滕卫明,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刘亭,浙江省政协原常委方泉尧,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原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蒋泰维,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卫龙宝,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方恺等。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浙商》杂志总编辑、浙商传媒董事长冯永明,宝泰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哈宝,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会长陈月亮,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琳,一舟集团董事长张文阳,浙江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建荣,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竹青,浙江电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晓刚,浙江西储智慧能源科技董事长施银峰等一百余人。

